2019年12月16日,接到“飞鱼奖-国际设计大赛”组委会通知,我校电影製作硕士一年级学生周思达、向泽晨、吴锴涵、闫美月、梁文杨、黄华怡、谢武宏在课馀时间拍摄的环保主题短片《不食用=不使用》,从全球170多所院校选送的3748件作品中脱颖而出,斩获视频组最高强项——金奖。
飞鱼奖是由经济观察报社发起,联合中国广告协会、现代广告杂志共同举办的国际性设计大赛,本届大赛总计徵集全球作品3748件,来自中国、美国、奥地利、西班牙、泰国等超过170多所院校选送了作品。大赛致力于搭建设计专业平台,发掘设计创意力量,爲华人学生、独立设计师、专业设计机构、公司进行品牌价值附能,打造媒体、设计师、企业一站式平台。以“让设计更有价值”爲大赛理念,内容包括海报、视频、摄影等三大奖项。
《不食用=不使用》的创作者们团结、对电影有著同样的追求和热情,在合作的过程中总是要求画面达到最完美的状态,该团队之前创作的剧情短片《小红帽》刚入围第四届澳门国际影展短片竞赛单元。这次获奖不仅让他们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也让他们有了更大的信心去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他们爲自己的团队起名爲“再来亿条”,寓意不断打磨优秀作品。以下为“再来亿条”团队成员介绍:
导演&后期:周思达
从小喜欢漫画和电影,后来以美术生的身份考上北京工商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致力于成爲剧情片导演,喜欢思考和学习,擅长用充满想像的分镜头和精心编排的调度去讲述故事。作爲这支公益广告的导演和后期,周思达需要设计新奇的分镜头来吸引观衆眼球,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废弃物进行巧妙编排,在几秒之内展现给观衆,营造烹饪美食的错觉。
周思达
摄像:向泽晨
向泽晨本科就读于广州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比较擅长策划、摄影、后期方面的工作。在这次的拍摄团队中担任摄像,向泽晨在这次环保创意广告的创作中,根据导演製作的创作意图以及分镜进行拍摄,幷且保证了画面的品质与内容,希望人们能够通过这些镜头来关注到到海洋垃圾污染,从而呼吁人们不再乱抛弃海洋垃圾,让我们的海洋更加清洁。
向泽晨(左)
编剧:吴锴涵
吴锴涵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再来亿条”团队中主要担任编剧的角色,通常负责提供片子拍摄思路以及创意点的设计。在决定拍摄这部关于环保片子后,吴锴涵浏览相关内容的时候关注到大量的垃圾正在对海洋生物造成无法挽回的危害,于是决定将视角聚焦在我们没有直接看到的海洋垃圾问题上面:正常人都知道垃圾是不可以食用的,但鱼儿们并不知道。“没有使用,就没有食用。”短片的主题就应运而生了。
吴锴涵
制片:闫美月
本科就读于澳门科技大学传播专业,在“再来亿条”团队中担任製片的角色,爲团队中成员创造更好的创作条件,让影片的宣传达到最好的效果,闫美月会在整个拍摄过程中合理的安排时间以及筹划相关事务,以保证影片顺利进行。她希望这条环保短片可以唤起大家的环保意识。
闫美月
美术:梁文杨
本科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专业美术学(师范)。由于是美术出身,所以在“再来亿条”团队中负责美术及服装道具。配合导演的要求收集各种海洋垃圾,准备相对应的道具,并负责置景和道具的陈设。同时希望这条片子能让更多人用行动去保护好我们的地球。
梁文杨
场记&后期:黄华怡
黄华怡擅长摄影、美术和后期,本片中负责场记和剪辑。生活中,若“保护环境”这个议题出现了,我们就必须思考它爲什么出现。尤其当她看到了许多这样的图片:海洋动物尸体被解剖后,腹部里填满了各式各样的垃圾。这些人类製造出来的“垃圾”被许多海洋生物当成了它们的“食物”,这对海洋生物的生存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我们若再不行动,我们也将食用自己製造出来的垃圾。
黄华怡
演员:谢武宏
谢武宏擅长编剧和表演,在本片中担任了主角,在配合表演的过程中,其深深体会到了本片的主旨主题。特别是在製作“垃圾食物”的过程中,他深刻体验到了海洋垃圾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在此呼吁大家呵护环境。
谢武宏
《不食用=不使用》短片介绍
如果有一天,让你从海洋中随意挑选食材来製做一份大餐,不仅有鱼类、虾类、壳类,可供选择的食材中还添加了很多人类使用后的垃圾。这麽一份来自海洋的“大餐”,妳是愿意品嚐它,还是看著这份大餐无从下手?让我们陷入思考......创作者们也同时向人们发问:既然我们无法吃下这些东西,爲什么我们还要将它们丢入大自然让其他生物食用?他们希望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
本次“再来亿条”团队作爲研究生一年级的新生斩获金奖,团队表示这不仅与他们巧妙的构思有关,更离不开这一学期的课程带给他们新的理念和技巧。周思达导演在最后设计的鱼人特效直观传达了爲动物发声的设计意义,当真切瞭解到废弃垃圾对自然界的伤害,我们再有机会使用一次性筷子时就会选择说“不”。他们的导师王付刚老师和孙武老师也在他们的创作中提了更加专业的建议,如果没有两位老师细心的指导,影片也达不到如今的效果。
短片截图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