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門回歸祖國26週年之際,由廣東財經大學灣區影視產業學院和澳門科技大學電影學院聯合發起的第五屆「GREAT灣區青年影視訓練營」於7月2日至5日在澳門舉行。本次活動以「人文灣區·澳門印像」為主題,來自粵港澳三地的廣東財經大學、澳門科技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及嶺南大學四所高校的約30餘名師生,通過實地調研與聯合影像創作,深入挖掘澳門文化底蘊,展現灣區青年創新活力。
圖1 GREAT灣區青年影視訓練營(2025夏)開營
青年視角:影像深挖澳門文化肌理
參與本次訓練營的青年學子來自電影管理、廣播電視編導、數字媒體藝術、藝術科技、商業創新與創業等不同專業、本碩多個層次。他們混編成四支團隊,聚焦澳門表演藝術、飲食文化、手工技藝及當代設計四大方向展開調研和創作。師生們穿梭於大三巴牌坊、永樂大劇院、市政廳等澳門地標,也行走在涼茶店、小街巷、公共藝術教室等多元生活空間,以青年視角捕捉澳門中西交融的獨特魅力。
其中,「857組」跟隨95後粵劇演員阿Wing,記錄其跨界創新粵劇舞劇的探索;「暢通無組」探訪非遺涼茶品牌「余保和」,展現母女兩代人對傳統配方的堅守與現代化改良;「千彩難逢組」走進廣彩大師李溢坡工作室,揭秘釉上彩工藝的葡式基因與傳承困境;「澳!來隊了!」組則跟隨本地插畫師Kay的創作足跡,以畫筆對話城市光影。四部短片從不同維度呈現澳門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圖2 訓練營團隊記錄澳門粵劇藝術團隊
圖3 訓練營團隊記錄澳門涼茶家族的傳承與創新
圖4 訓練營團隊記錄廣彩大師李溢坡開展公益講座教學
圖5 訓練營團隊記錄澳門插畫師的文化創新之旅
產學聯動:藝術架起灣區協作橋樑
本次訓練營由澳門影視傳播協進會、香港影視產業發展促進會作為支持單位。廣東財經大學港澳台事務辦公室主任王宇暉表示,GREAT灣區青年影視訓練營已走過灣區多個城市,來自粵港澳三地高校的同學們在聯合創作中對標劇組實戰,各司其職,各展其能,充分展現了產學聯動和文化融合。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傳播學課程主任柳旭東表示,訓練營為青年提供了深度觀察澳門的契機,鼓勵學子挖掘「小而美」的人物故事,感受本土風土人情。香港浸會大學創意藝術學院副院長蔣崴指出,電影工業正面臨技術轉型,青年需掌握虛擬製作等新手段,而灣區訓練營正是實踐平台。嶺南大學謝妮娜老師強調「文化投資是和平投資」,呼籲創作回應時代需求,以藝術彌合差異。
圖6-8 訓練營結營現場團隊分享
影視為橋:創作促灣區青年共融
結營儀式上,學員們以多元視角詮釋創作收穫。廣東財經大學陳潔玟、嶺南大學譚雯等學子表示,四天跨地域、跨專業合作不僅錘鍊了創作能力,更以影像為媒介,發現澳門在旅遊標籤之外,作為文化創新沃土的深層價值。此次創作中聚焦的粵劇演員、非遺傳承人、本土藝術家等創作對象,不少人正穿梭於粵港澳三地,在文化傳承與創新中架起區域互動橋樑。這種獨特視角下的影像敘事,既是對此次訓練營「合作、對話、未來」主題的生動詮釋,也以青年創作者的敏銳洞察,勾勒出大灣區文化交融的鮮活圖景,更是為未來灣區影視產業的協同發展埋下了希望的種子。
圖9 GREAT灣區青年影視訓練營(2025夏)在澳門科技大學圓滿落幕合影
GREAT灣區青年影視訓練營已成為粵港澳聯合實踐教學品牌活動,往期製作的多個作品,在國家級媒體播出,獲得讀懂中國「築夢大灣區」系列活動優秀作品等多個專業大獎,講述灣區故事,展現灣區發展,推動粵港澳三地青年思想交流與文化認同。此次澳門創作之旅的成果,也將在多個平台進行展映,讓更多觀眾透過青春影像感受澳門的人文魅力與城市活力。